我們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法律解決策略
我們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法律解決策略
親人辭世後,除了情感上的失落,繼承人之間還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——遺產如何分割?
若處理不當,不但可能引發家族爭執,還可能因程序錯誤而喪失合法權益。本文由律師角度出發,帶您一次了解遺產分割的法律依據、流程、常見誤區與實務建議。
🔍 定義說明:
當繼承開始時(被繼承人死亡),所有遺產自動進入「繼承人公同共有」的狀態,也就是說,所有繼承人對整體遺產都有共同權利。
只有透過「遺產分割」,才能將這些共有財產正式分配給個別繼承人,使其成為單獨所有。
根據《民法》第1151條: 繼承人有數人時,在分割遺產前,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。
1️⃣ 尊重遺囑內容
若被繼承人生前留下有效遺囑,應依其內容分配遺產(但需注意特留分保障)。
2️⃣ 保障特留分
即使有遺囑,被剝奪繼承人仍可依法主張其特留分保障比例。
3️⃣ 協議優先原則
繼承人之間可經協議方式分割遺產,協議需全體同意才具法律效力。
4️⃣ 比例分配原則
如無遺囑或協議失敗,則依《民法》第1141、1144條規定的應繼分比例分配。
繼承人間如能達成共識,可簽署「遺產分割協議書」來分配財產。協議書內容可涵蓋:
✅ 建議由律師協助擬定,避免日後爭議無效。
如繼承人無法協議,可依法向法院提起「遺產分割訴訟」。法院會綜合下列因素判斷:
🕒 訴訟程序較長,成本較高,建議作為最後手段。
⚠️ 情境常見問題對應
1.未完整揭露遺產:繼承人懷疑有人隱匿資產可請求法院調查或提起繼承權確認訴訟
2遺產分割協議未全體簽署:單方先行處分財產該協議無效,建議盡速法律介入,被迫或誤信簽協議遭詐欺、脅迫或重大誤解可依法撤銷協議,主張無效
若遺產包含無法物理分割的財產(如單一房屋),可採以下方式處理:
🧑⚖️ 專業律師能協助您:
📌 遇到繼承問題,越早諮詢律師,越能保障自身權益,避免糾紛擴大。